top of page

家訊與見證

近期文章

從兩個包袱開始的祝福


  「你們要以感謝為祭獻與神,又要向至高者還你的願。」(詩篇五十篇14節)

  每次家庭禮拜,牧師都有一篇短講,有一次當牧師講到耶穌醫治了十個痳瘋病人,只有一人回來感謝,我的心裡就感慨萬千。在生命的旅程中,我是回來感謝的那個呢?還是被耶穌醫治後就忘恩走開的那九個人?

回想過去的一切,就不禁對神說:“你浩大的恩典如何訴說得完全?”民國五十一年我嫁作人婦,婚後第二年生子,但由於和我養母同住,彼此之間起了磨擦,而在養母堅持留下長子的情況下,夫婦二人毅然決定離開家。那時我們既無經濟基礎,又無人事背景,更沒唸過多少書,身上除了二個簡單的包袱外,竟一無所,有面對未來,真不知何去何從。

神奇妙的帶領我們到聖德書院,負責廚房伙食的工作,並能住在學校中.創校的查培理夫婦,不但教我們認字,也帶領我們認識上帝而至受洗.從此我們除了偶爾在有能力時添個碗,或買張桌,櫃外,經上沒有多大的改善,一直是政府登記的甲級貧戶。

  隨著老二,老三的相繼出世,雖然生活越感拮据,但仍以單純的心相信,仰望上帝。長子偶爾會來與我們相聚,但他怕外婆生氣,每次很快便又依依不拾地回去。在長子比較能了解信仰意義的十二歲那年,他小小的心靈也開始接受耶穌。

民國六十五年,養母的去世帶來不小的影響,然長子是“當然財產繼承人”,但當時親戚長輩都想分一杯羹。面對龐大的壓力,我們也不知如何是好,長子年紀小,任何決定都足以影響他一生。在徬徨無助的情況下,我和外子二人握手流淚禱告,求上帝幫助我們。

家族討論決議:若選擇信耶穌就不能繼承遺產,若繼承遺產則要供養牌位並祭拜,因為產能改變我們現有的生活條件,故在面對選擇“繼續信耶穌”或“得遺產”時,我們心裡再度掙扎,最後,仍毅然決定地在長輩們面前表明信主的決心,把遺產拱手讓了妹妹一家。

在人看來,我們失掉了一次很好的機會。全家滿心平安地回到僅有十二坪大的矮屋,內長子正式歸家,三兄弟同住一個小房內,卻也和樂融融。

我的身體一直不好,經醫生診斷,是“心臟擴大症”,需切除瓣膜,在經濟因素的限制下,我一直拖到最後關頭,才憑信心禱告,接受開刀治療,但因為這筆龐大的醫藥費,對我們來說就像是天文數字,使我們再次面臨徬徨和無助的景況。我心想:“若是主醫治了我,要感謝祂;若是祂接我回天家,我仍要獻上感謝。”為了我,長子休學一年看顧照護我;老二,老三則分擔一切的家務;先生為了籌錢,到處奔波尋求補助,但結果卻令人失望。

我需要開刀的消息傳出後,神便感動院長,教會,老師,學生來幫助我們,並且不斷有人來探問,安慰與鼓勵,也持續的為我禱告.所有開刀的費用大多是奉獻來的,

白白得來的恩典實在豐盛.開刀前我已有了上帝的應許:“單單仰望祂”,便將自己及家人交託給祂。 蒙神保守,我的心臟瓣膜移稙手術非常順利,接下來的日子便在加護病房終日與針藥為伍,嘴裡夾著氣管內管輸送氧氣,醫生為了顧慮我復原後嘴無法合攏,便在喉嘴另一個小洞代替。我手臂上的針孔從沒間斷過,疼痛的感覺實非筆墨所能形容,而忙碌的護士常忽略我痛苦的表情;我想起手上有戒指,就使勁敲床邊的鐵架,要護士,醫生替我緊急處理。

  因為住院期間服用太多消炎片,我在回家的第一天晚上,就因胃痛在床上翻滾,

無法成眠,只得再回醫院住了半個月。 如今回想,痛中所經歷的痛苦與煎熬,手臂及喉嚨明顥的疤痕,以及開刀的傷口,每一處都是蒙恩的記號,在我行經過死蔭幽谷時,總會得神的杖與竿的安慰。

孩子們個個長大人後。十二坪大的矮屋對一家五口來說,實在侷促得很,民國七十六年,我們買了一塊多年不能建的土地。奇妙的是,這塊地在我們買下之後就通過申請,可以蓋屋了。

“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,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,

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,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。”(詩篇一二七1)

  是的,這一切若不是出於耶和華,完全都是枉然!房子蓋好的第二年,長子也順利完婚,全家蒙神一步一步帶領,真是何等奇妙的恩典!

  神的恩典真是數算不完,回顧三十年前,我和先生幾乎是一無所有的從兩個包袱開始,

但是神讓我們經歷金錢難買的平安與喜樂,使我們物質生活不虞匱乏。現在長子以及媳婦皆奉獻為神所用,老二有工作;老三已經大學畢業。我知道這一切豐盛的恩典,都是上帝的賞賜!但願一切榮耀都歸給祂!

(後記:原刊載1996年中信月刊見證合訂集。作者為楊興榮牧師的母親)

文章分類
​搜尋
bottom of page